儿童“强迫”行为意在获得安全感

时间:2018-12-06


李广智

    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常常能观察到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强迫”行为,这些行为主要以重复行为或仪式化行为多见。比如,将枕头或被子叠放成某种形状,一定要把衣服和鞋子放在固定位置,偏好对称(如两只手分别各拿一个玩具熊),对玩具和衣服上的小瑕疵十分注意(如因袖子上的小线头而感到不安等)。这些童年期行为不仅具有一定的年龄分布特征,而且还具有普遍性,是每个孩子都可能经历的过程。

    精神分析角度认为:人的焦虑最早源于婴儿出生时与母体的分离,离开子宫后失去安全的环境,婴儿又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对潜在的危险感到无能为力(即出生创伤)。这种创伤是一切焦虑经验的基础,此后的焦虑成为早期经验的重复。随着儿童的成长,与母亲的进一步分离以及与外界环境的进一步接触,年幼的儿童不仅面对着不可控制的环境威胁。同时也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发生不解和恐惧,他们试图把握自身,控制环境,但是所能把握的只有身边的小玩意,因此他们不停地玩弄身边的小东西、看已经熟悉的动画片。这也是一种试图把握世界,获得安全感的替代行为。喜欢在相同的环境中做同样的事,就是这种替代行为的突出表现。

    这些“强迫”行为与强迫症的区别在于:行为具有阶段性、自限性、变化性,并没有强迫症症状那样固着,不可改变:行为本身并不阻碍儿童的正常生理心理发育;儿童通过这些行为获得安全感而非痛苦感;增加了掌控感而非焦虑感;增长了继续探索世界的勇气而非退缩不前。

                             摘自《家庭医生报》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