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习得性无助",不再一事无成

时间:2019-03-04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他用狗做了一个实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关在笼子里的狗实施电击。多次实验后,只要蜂音器一响,即便是在实施电击前打开笼门,狗也不会逃走,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经验告诉我们:当身处困境,会想办法逃离。但实验告诉我们:当身处困境,一旦认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就会放弃努力并且接受现状。这种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来临的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

    通常,在产生习得性无助中,我们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首先,在努力逃离却不能逃离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到失败与挫折。其次,在体验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即感到自己的反应和结果没有关系,进而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和外部事件”的认知。再次,“结果不可控”的认知让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努力是无效的,前景一片黑暗,即使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果,进而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认知。最后。在动机、认知和情绪上产生损害,严重影响后来的学习和生活。

    举例来说,孩子从出生起就在尝试着探索外界.如果在每一次尝试中,孩子都被养育者厉声呵斥“不准……”、“不要……”,他们就好像实验中被电击的狗一样。也许,他会变成家长眼中的“乖”,哪儿都不碰不摸,但同时也失去了探索外界的动机和能力。一旦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会让他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长大后,他会倾向于否定自己,比如考试不理想是自己智商低下;失恋是因为自己本身就令人讨厌等。

    尽管有太多东西是我们不能掌控的,比如今天的坏天气、老板的坏脾气,但我们可以选择应对方式:出门带伞,或者淡然处之。选择做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可以让我们有掌控自己的感觉,而有掌控感就能够有效抵挡无助感的压顶之势。

    所以,要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寻找原因,并尽可能地行动起来,而不是自怨自艾。或许我们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成功,但我们也没有自己以为的

那么不堪一击。

 

摘自《家庭医生报》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