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可VS杨沛宜,这十年变怎样了

时间:2019-04-04


洞见neo

 

 

    张艺谋在某次访谈中,谈及奥运十年,正式回应了“林妙可假唱事件”——

    “歌曲本就是让林妙可唱,就音准差一点,技术团队要换声音,而国际转播团队认为这是个情境表演,所以没问题。我坚持一下也许就没事了,我当时遗憾的是让大家都担了不是。”他说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为此耿耿于怀,直到现在想起都十分的自责。

    一时间,台前幕后的两个表演者林妙可和杨沛宜,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因为十年前的那场奥运会开幕式,让本来可以过普通人生活的两个孩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两个孩子天赋有别,不是她们的错;作为小孩子,他们无法左右自己的行为,后来所承受的一切纷扰,都拜荒唐的成人世界所赐。

    尤其是两个孩子的家长,最初的选择,都已经为孩子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9岁就登上奥运舞台,10岁出演《红楼梦》,12岁上春晚……林妙可当年在童星这条路上可谓是一骑绝尘,别说和她一般的同龄人,就连成年人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的未来之星,近年来却频频被“黑”,不是说她耍大牌,就是批评她没素养。

    就连和她合作过的艺人也忍不住吐槽:已经成年了,却还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明明拿了一手好牌,却偏偏打得奇烂无比。

    因为奥运会的“一唱成名”,各种各样的机会纷至沓来,林妙可的父母还未来得及深思熟虑,就裹挟着林妙可在名利场上奋勇疾驰。代言产品,出演广告,参与拍摄电影电视剧,商演……年幼的林妙可那些年从来就没有在荧屏上缺席过。

    濮存听曾当面劝诫道:“这个孩子应该停一停,真的像个孩子一样,去上学,去成长。”可惜,林妙可的父母并没有听进去。

    林妙可的母亲在接受一档综艺节目访谈时说:“妙可从3岁就开始学习跳舞,新疆舞、西藏舞、蒙古舞都能信手拈来。”但真实的表演甚是尴尬,十八般舞艺样样稀松,每样只学了点皮毛罢了。在《青春季》节目中,还因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任务,当场号啕大哭。

    刚刚举行过成人礼仪式的林妙可,还没享受成年的喜悦,就因为接连落榜北影、中戏、上戏和中央音乐学院,成为网友“群嘲”的对象。

    可仔细想想,这真的是林妙可的错吗?

    和林妙可的家长不同,事件的另一位主角——杨沛宜,她的父母做出了迥然不同的选择。

    2009年,年仅8岁的杨沛宜被全球著名的唱片公司金牌大风看中,发行了单曲,并且为当年大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献唱主题曲。

    但是杨沛宜的父母很快就后悔了自己的决定,他们拒绝了唱片公司对自己女儿的包装,并且在参加完香港国庆60周年晚会后,让自己的女儿渐渐淡出公众视野,重新回归到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

    就在林妙可的父母全天下去“推销”自己女儿的时候,杨沛宜的父亲杨慧松却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任它满城春色宫墙柳,我自独上西楼劝斜阳。陈师省身有言日:于水流婉转处能耐住寂寞,临波涛惊骇时可跃于其上,以此示儿且自我明志。”

    远离了聚光灯下的精彩,就在众人即将将杨沛宜这个名字淡忘的时候,一则新闻再次炸响了众人的耳膜。

    2017年2月,杨沛宜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USAD China 2017即美国学术十项全能中国赛,并成功晋级,将赴美参加音乐类的决赛。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比赛意味着什么,那么请看最新版的《蜘蛛侠》,那是连蜘蛛侠彼得.帕克都异常重视的全美高中生顶级学术竞赛。

    如今,即将步入成年的杨沛宜业已亭亭玉立,在学习之余不仅成了一名美妆博主,还自己组建了乐队,担任主唱,她说她很喜欢唱歌,但理想是进哈佛深造而不是进娱乐圈。

    杨沛宣的父亲曾经在拒绝《人物》杂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女儿未来有无数的可能性,但是现在,她需要过她的l5岁暑假。”  为人父母不是必须拥有多少钱,不是社会地位有多高,工作有多么出类拔萃,而是有一颗不着急、不浮躁,淡定从容的心。在这里有几点建议,与为人父母者分享。

    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现代社会,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诱惑,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孩子一出生的时候就陷入了紧张和焦虑,并以近乎掠夺的心态让孩子尽快地“优秀”起来。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不优秀,是我们太着急了。

    其次,要有一双慧眼。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你也许会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赋,但是那不一定就是他的特长,别着急给孩子做决定,甚至将其当作孩子毕生的事业。让孩子在学习中,慢慢摸索,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

    最后,要有一双会放开的手。作为父母,最为重要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会独立和成长,别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帮孩子决定未来的出路。真正的“为孩子好”,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自由发展。也许你认为的出路,对孩子来说再往前走只有尽头,没有出口。

大人不着急,孩子才能跑赢终点。

 

                           摘自《家庭教育》2019年总第5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