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小学后进生心理特点及其转化研究

时间:2019-05-07


陈雪飞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里好的学校就读,留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忙于农务,无暇管理自己孩子的学习问题。因此,相对于城市小学,西部农村小学的后进生的数量较多,问题更加突出。后进生是学校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存在的客观现象,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国家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后进生的存在不但影响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也影响他们自身将来综合素质的发展。长期以来,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许多后进生表现出学习成绩差,不听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厌学、逆反,违反学校纪律等行为,这些问题行为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心理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

1.研究方法

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西部3所农村小学共60名平时成绩处于班上后20%的3~6年级学生进行访谈,其中男生38名,女生22名,每个年级l5名。

2.西部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2.1自卑心理:自卑表现为在与别人比较时,低估自己的能力而产生的情绪。一般来说,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由于有学习基础差,课堂上听不懂,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睡觉、开小差、不会做作业等方面问题,被老师批评的次数较多,经常性在学习上受挫和被批评让绝大多数后进生都有自卑心理。这种深深的自卑让许多后进生丧失了进步的信心,他们认为自己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是自己脑子太笨了,不是读书的料。在学习上的失败又让他们更加自卑,从而不愿意参加班上的活动,不愿意表现自己,造成恶性循环。通过与后进生交谈,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落后和很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是造成后进生产生自卑心理的最主要原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长期不在家也是造成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

2.2自我封闭心理:访谈发现,多数后进生除了和自己的朋友、同学一起玩,平时都不会主动与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不会与老师交流的原因是害怕老师批评,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自己。不会与家长交流的主要原因是父母不理解自己,与自己沟通交流少,没有什么话说。与同学、朋友玩的时候只说大家都感兴趣的事儿,自己心理的委屈和想法也很少说出来。后进生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肯定,他们也希望受到大家的欢迎,由于自尊心很强他们很少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而是选择自己默默承受,于是他们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

2.3厌学心理:大多数后进生在学习上都有厌学的表现:课堂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讲话,经常发呆、走神、睡觉。写作业时,态度不端正,乱涂乱画、字迹潦草,有的为了应付交作业抄袭他人的,有的干脆不做。在单元检测考试时,个别学生总找各种理由推脱考试或者干脆睡觉。通过访谈了解到,学习基础差,听不懂老师讲课是造成小学后进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其次不知道学习有什么作用也是厌学的主要原因。

2.4逆反心理:部分后进生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是他们的好胜心和自尊心也很强,这些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他们就会故意不听老师和家长盼活,造成逆反心理。通过访谈了解到造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故意针对我,,和“家长的不理解”。由于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会拖班级学习成绩的后腿,教师往往把重点关注在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很少关注他们其他方面的表现。后进生的学习基础差,是由于学习习惯和方法问题,学习成绩很难一下子提高,当作业做不好,课堂上二回答不出来问题时又会被老师批评。另外,后进生自控能力差,纪律性差,往往课后也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因此后进生被老师批评教育的机会较多,久而久之,后进生会认为老师故意针埘自己,长此以往,不再听老师教育。回到家里,大多数农村家长,只要听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只会打和骂,不会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孩子也会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从而形成逆反心理。

2.5盲从心理:肓从心理也叫做从众心理,是指在集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了自身的观点,而跟随大众的一种心理活动。多数小学后进生表现为不会学习,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做作业抄别人的,课堂活动和课问休息活动也是跟别人做,上课了跟着别人去,放学回家了有什么作业又去问别的同学。没有学习目标和不知道怎么学习是造成后进生产生盲从心理的主要原因。一味盲从使学生逐渐没有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3.西部农村小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3.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给后进生以积极的期望: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观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如果教师认为后进生学习成绩差就否定他们各个方面的发展,不去鼓励他们,那后进生自己也会对自己抱有消极的态度。科学的学生观认为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虽然后进生在某些方面表现要比其他同学落后一些,但是并不代表后进生没有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期望,并且要让他们知道这种积极的期望可使他们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获得一种进步的动力。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如果说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是锦上添花,那么对于后进生来说则是雪中送炭。教师要坚信自己的学生一定会按照自己好的期望的方向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赞美、耐心、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努力进步。

3.2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为后进生创造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对后进生的殷切期望不能是笼统的,要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这样才能让后进生明确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教师对后进生的赞美和表扬也不能空穴来风,应该是针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好的表现。对于后进生,教师应该比其他学生更多一些了解,只有了解后进生,才能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才能给予后进生真正的赞美和表扬。比如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家里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只有爷爷奶奶在家,他不但自己煮饭照顾自己,还要照顾爷爷奶奶。这个孩子的生活劳动能力很强,有责任心,孝敬爷爷奶奶这些品质都值得肯定和表扬。如果老师能够了解他的这些优点,学校开展春游活动,让这位同学负责生火煮饭,他肯定是拿手的,这时老师给予他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可以树立这位学生的自信心。还有一位同学,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爱说话,管不住自己,老是要去打扰别的同学,比较多动,课后更是生龙活虎,操场上就数他的嗓门大。这些特点看似缺点也可以转化为优点,如果让他来当体育委员,专门在前面负责喊口令,发挥他的特长,甚至让他去管别的同学,他会有一种自豪感。既然自己是班委,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做好,课堂上也能够逐渐控制自己爱说话的毛病,认真听课,学习成绩也会逐渐提高。因此,对待后进生,教师需要比对其他学生更加有耐心和更加全面地去了解他们,要刻意为他们创造能够表现自己能力的平台,使他们找到自信心,找到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3.3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在学生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西部农村小学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也没有心理咨询室。很多老师都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学校要对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老师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老师们都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技术,这样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有条件的学校最好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和心理活动室。

朋辈心理辅导是从朋辈辅导衍生出来的概念,是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辅导的帮助活动。小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由于自卑和逆反心理,会选择与自己的同伴说心里话,很少会跟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朋辈心理辅导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也可以弥补小学专业心理教师缺乏的缺陷。当然,如果让小学生掌握专业的心理辅导技术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可以甄选班级的心理委员,心理委员也可以轮流来当。教师可以带领班级心理委员在班上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等活动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4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后进生教育和管理制度:农村小学后进生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跟不上,学习目标不明确。有的农村学校是寄宿制的,很多教师也都是住在学校的。学校可以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给后进生补课。对特别的后进生还可以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教育制度,这种一对一的教育帮扶可以是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也可以是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生,重点是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补习和学习方法的教育。对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应该纳入教师职称晋升和对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中,鼓励教师重视对后进生的教育和帮扶工作。3.5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农村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家庭教育质量不高是西部农村小学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对于后进生的关心,家长不仅仅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还需要给他们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家长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并及时做好心理健康预防和疏导工作。此外,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联系,通过电话、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从多个角度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不只是知道考试成绩。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中应该让家长知道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观,转变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转化后进生。

 

                            摘自《校园心理》2019年第17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