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要自己带

时间:2019-07-04


匡双林

 

    贾政虽不是一个完美的父亲,但也不很差;王夫人相比现在的“丧偶式育儿”的母亲而言,也要幸福一点点。贾政对宝玉的教育是非常放在心上的,从第十七、十八回的大观园题咏上,可以说是创设种种环境、铺陈种种心理建设,给宝玉施展的舞台,关怀备至、细心体贴,是一堂生动的家教课。贾政即便在外做官,也时常牵挂宝玉的学业.惦记他的书法,牵挂他的文章。当宝玉开笔之后.还细细过问他的作文情况,也加以指点。至于“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这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可宝玉最后呈现出来的教育结果,可以说是令他大大失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贾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或者他已经意识到了,却没有办法变,他已经进入了一个教育的怪圈:宝玉听贾政的,贾政听贾母的,贾母却顺从宝玉。这种循环体系,像一个无法破译的魔咒。在“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中,贾政在母亲到来前与到来后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贾母到了之后,先是“躬身陪笑”,再是“跪下含泪”说:“为儿的教训儿子,为的是光宗耀祖。”这其实是一半是贾政的心里话.一半是没说出来的话,宗和祖,不也是包括了贾母和自己吗?他还有一层意思是:“为的是老太太您,也为了我自己。”可是,贾母的回答是:“当初你父亲是怎么教训你来?”听老太太话里的意思,仿佛代善当年对贾政是和风细雨,其实老太太忘记了,赖嬷嬷有句话:“当日老爷小时候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哪里是和风细雨,其实也是狂风暴雨!还是赖嬷嬷说得对:“如今老爷不过这么管你一管,老太太护在里头。”正是“护在里头”四个字,才导致了宝玉的肆无忌惮,这也是宝玉的“丹书铁卷”。就在贾政揍宝玉时,老太太的出现,几乎逼迫贾政向宝玉做下了承诺:“从此以后再也不打他了。”这对宝玉而言,岂不是“免死金牌”,他之后岂不是更可以肆无忌惮?

    老太太在之后宝玉的教育过程中,极尽袒护之能。贾政要查询宝玉的书法作业时,宝钗率先向老太太建议,各自临摹以充当作业,贾母听后“喜之不尽”。十三回,“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一句话而大哗怡红院,谎称宝玉被唬用以蒙骗贾政。当然,瞒和骗,不仅止于此,东西两府都是。

    我们当然可以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贾母在宝玉的过程中会形成这个怪圈?甚至可以说,这个怪圈至今还在很多家庭中存在。我曾经口头做过许多调查,问同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受到来自祖辈的干涉,绝大多数都有。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红楼梦》中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家教现象”。

为了探寻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把视角放到《红楼梦》以外的地方。我在阅读孙隆基教授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中国家庭的代际传承与西方完全相反。如果说西方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断裂,是一种与上一辈精神上的割裂,是自我的独立,中国则是“大舜孝感动天”式的共生:不管父母如何不对,都要孝顺,母子总是共生的。所谓共生,其实就是绑在一起,尤其是精神上的听话,就是所谓的“孝顺”,尤其是“顺”。所以,母亲常常跟随着儿子住在一起,借用武志红的观点,也就是巨婴,母子双方都是巨婴——当然还有现实的需要。儿子需要母亲来帮忙带。孩子,母亲需要儿子来作为心理抚慰,用武志红的话说,中国母亲大多数和丈夫的关系差,只好和儿子构建共生关系,自然,母子共生最容易看见的就是婆媳矛盾。就是俗话说的“两个女人抢一个男人”,在儿女成家之前,母子共生最典型的就属于“宠溺”。武志红在《巨婴国》里说中国家庭的典型特征是“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其实完全可以放到荣国府。因为代善早逝.真正意义上的“父亲缺席”。问题孩子最典型的莫过于贾赦,也就是他们的长子——我一直怀疑贾母不住在贾赦那边,这可能是重要原因。我们完全可以推断,贾母曾经对贾赦是抱有极大期待的,但是贾赦令她失望了,所以贾母并不喜欢他。于是,在贾母的共生关系中,我们发现有一个代际传承的逻辑顺序。在贾赦之后,首先是女儿,也就是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在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里,贾母坦言:“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但是,在贾敏出嫁以后,贾母的情感转移到了元春身上,“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系贾母教养”。元春嫁入皇宫后,就是宝玉。显而易见,共生模式。外加天然的代际,自然而然就推想到儒家的“长幼有序”。而长幼有序,也就必然导致权力权威在最长者——这也是中国人看病要找老中医听话要听老人言的原因所在。所以,祖辈必定对孙辈的教育进行干涉,只不过是权力欲的一种发作和权威的一种表演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看,贾母在失去丈夫以后,过的好像是一种赏花听曲玩牙牌令式的优哉游哉的生活,而实际上贾府上下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她是荣国府的“大母神”——大母神需要的也只是掌控一切。就像河合隼雄在《童话心理学》里引用俄罗斯的故事《漂亮的瓦西里萨》一样,里面有一个雅格婆婆,瓦西里萨去拜访她的时候,看见了三个骑士。她问雅格婆婆分别是什么。婆婆告诉她,是“我的黎明”“我的太阳”“我的黑暗”——“我的”两个字足以说明一切。大母神需要的只是“我的”。贾母就是荣国府的“雅格婆婆”。“黎明”“太阳”“黑暗”都是她的,连同整个荣国府的“宇宙”也是她的。但是由于儿子在人格上和思想上心理上的逐渐脱离母体,同时自身主观意愿上的选择,为了延续她的控制。于是对孙辈的教育的干涉(当然包括正面和负面)都在所难免了。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母子由于时代进步、生活习惯和个人主观的诸如读书见识等多种原因,儿辈常常会与母辈有教育理念上的不同。《红楼梦》里“宝玉怕贾政,贾政怕贾母,贾母听宝玉”的怪圈,在当下社会演变成“爸爸妈妈管教孩子,孩子在爷爷奶奶那里找安慰,爷爷奶奶骗爸爸妈妈”。所以,在共生的家庭,要想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恐怕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先要和父辈取得一致的教育理念——这何其难也。于是,才有了本文的题目。在教孩子之前,恐怕还要教教自己的父母吧,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要自己带的内在原因 !

 

摘自《老师博览》2019年总第1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