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时间:2019-07-04


成传春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段话很好地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其中,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至关重要,因为“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孩子对父母陪伴有着强烈情感需求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价值需求。这五个层次是从低到高不断递进的,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从父母身上寻找到最初的本源。有了家庭的存在和父母的勤劳,才可以帮助子女解决温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对孩子来说家庭就是很好的集体和归宿,在家庭内部,孩子们最初学会了彼此尊重。通过家风、家教等形式能够很好地向孩子们传递相应的价值观念。  对此,我专门进行了一项关于“父母陪伴重要性”的问卷调查,面向8所不同层次的中学,共收到有效问卷274份,从数据分析来看信度和效度很高。当问到“平时,你希望得到父母的照顾陪伴吗”,有高达64.6%的学生表示“很希望”,仅有2.92%的学生表示“不希望”。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哪怕是一致被认为“叛逆”的中学生都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

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成长经历。诚然自己出身平凡,家境普通,年少时也曾经抱怨过自己出身寒门,如今当我已为人父,从教八载,再来反思便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幸运儿。何出此言?尽管当时没有能够很好地感知,甚至有些不满和抱怨,但在我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时期,父母都没有缺位,父母的角色从没有缺失。因而,当我有学习生活上的不顺,面临情绪波动时,每次回到家看到父母都会感觉到非常踏实。至少在家里我是轻松的,可以在父母的关爱呵护下勇敢面对自己眼前的困境,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然而,我周围的有些同学就没有这么幸运,他们有的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留守家中;有的是单亲家庭;还有的是重组家庭。这种情况之下,孩子们很难有效保证自身的生理、安全、归属需求,因而往往表现为自卑、焦虑、暴躁、极端等特点,在学习上也很难有稳定持久的状态。

 

                      现实中孩子们得到的陪伴有限

    面对孩子们对父母陪伴的强烈情感需求,现实中孩子们所能够得到的父母的关爱陪伴却很有限。调查中当被问到“你平时多长时间见一次父母”时,有31.39%的学生表示“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常年在外,很少能见到”。当被问到“父母平时与自己的沟通交流多吗”时,有38.32%的同学表示“一般”。我们不得不反思,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关系为何在当代呈现出如此大的反差?

    1.不陪伴,不参与:工作压力与教育资源供应的矛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原先传统的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经济生产方式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夫妻们,已经逐渐或彻底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他们需要在劳动当中,在工作当中获取报酬来维持生计,养家糊口。人口的流动性急剧提高,家庭的迁移也很频繁,原先农业社会世代稳定在一块土地上耕种的局面急剧蜕变。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都是希望能够陪伴孩子,都希望能够把孩子带在身边。然而,当前我国教育资源的供给,尤其是公共托幼、幼儿园资源有效供给不足。一是学前教育的成本太高。由于六岁以前是非义务教育的范畴,国家投入和规范建设不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孩子的学前教育投入巨大,花费高昂。网上就有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上幼儿园竟然比上大学还贵”。二是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父母们总是希望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而目前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供给不足,有限的几所幼儿园根本不够社会的需求。三是学前教育的规范化专业化程度不够。尽管国家已经做出了很多指导性的规范要求,但现实是托儿所、幼儿园发展良莠不齐。在课程体系上不科学,硬件设施不达标,安全隐患等方面问题重重。有部分学园的教师的队伍建设、任职资格把关不严,还导致了前段时间屡屡发生的教师体罚学生的丑闻。家长进而与教师、园方讨要说法,引起社会关注,成为热点问题。四是便利性不够、服务功能不强。学前教育一定离不开它的便利性,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服务功能:就近入园,收费合理,弹性接送,能够尽可能与父母上班时间错开。然而现实是很多的学园,上学时间要晚于父母的上班时间,放学时间要早于父母的下班时间。这非但不能够解决父母工作与抚养子女的矛盾,反而会加重父母的负担。

    面对夫妻双方的就业压力,在没有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等亲戚照料的情况下,在全社会还不能提供很好的托幼服务的情况下,多数的小孩子便会被安置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也就不足为奇了。

    2.有陪伴,不参与:“隔代抚养”的现象普遍。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儿孙满堂,世代同堂。如今有相当多的小孩子能够得到来自父母之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细心照顾。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之下,孩子被认为是幸福的。作为孩子的父母,理应是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第一位老师。但正是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外在力量的参与,父母们便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教育职能定位的重视,将责任转移给了爷爷奶奶们。中国的爷爷奶奶群体也许对自己的子女比较严格,但对于自己的孙子孙女却很多是没有原则的一味宠爱甚至是溺爱。他们很乐意替自己的子女分担抚养教育孙子孙女的责任。

    因而,实际上这种隔代抚养背景之下,父母对于孩子真正有效的陪伴反而十分有限。个人把它称之为“有陪伴,不参与”。

    3.有陪伴,有参与,没方法:不知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很多年轻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教育、家庭教育普遍缺乏学习和了解。现实中,往往会产生以下三种极端的现象:

    一是过于苛责。传统教育观念强调“棍棒底下出孝子”“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等,导致家长们对孩子日常行为缺乏“理解基础上的同情和同情基础上的理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渗透过多理性化的评判,把很正常的错误、行为表现跟道德、品性、人生关联在一起。孩子未经允许使用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就被批评为太过“没教养”,孩子眼馋其他小朋友的零食被批评为“有损家风”,孩子偶尔的厌学情绪被批评为不好学没出息……诸如此类。《小王子》当中就有一句话“大人们似乎忘记他们曾经也是小孩子”。成为家长后,父母们可能是压力太大,太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太过紧张,往往不免小题大做、吹毛求疵。

    二是过于放纵。近代以来,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人本主义学习观”等教育观念的广泛传播,使得部分家长逐渐接受并奉若神明。他们认为在家庭教育当中应该要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以孩子为中心,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打骂,不能体罚……这些理论都是正确的。然而,在现实中一味地没有原则的退让,会使得孩子的行为冲破原有的束缚,这时一定形式的惩戒手段就显得十分必要。

    在电视节目《变形计》中有很多桀骜不驯的青少年,他们身上的问题大多与年幼时父母的教育断然是分不开的。网上流传的一部讽刺性的动漫短片《巨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在父母的庇佑放纵之下,一步步长大,却完全没有自己的劳动能力和责任担当。尽管家庭发生变故,父亲离世,也还是一味地向家庭索取。母亲只好挖出自己的肾给他用来买他心爱的4D眼镜。故事的结尾很有寓意,失去了父母的巨婴元路可走,最终只得又重新钻回到了母亲的肚子里。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过于放纵和溺爱毁掉了这个孩子和家庭。

三是无所适从。中庸的性格、感性的思维特点,加之对于家庭教育理念知之甚少,有一部分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经常不知该如何去决定、取舍。不知是拿起棍棒,还是施以蜜糖。说来可笑,他们可能会根据网上的一篇文章,某个所谓学者专家的一番言论来改变甚至决定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当听到有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必须要严格管教时,他们会自觉地模仿借鉴而心甚慰;当有人说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不要过多干涉时,他们又会迅速调整自己的思路,放任自流。只是这种矛盾的纠结的状态始终萦绕在家长的心头,很难取舍、无所适从。

 

                         我们应该如何陪伴孩子

    从生物学、遗传学的角度来说,代际的维持是以上一代的繁衍抚育为前提的。动物世界中,小狮子正是靠母狮子的关心呵护才逐渐学会自我保护和捕食本领。人类作为高级哺乳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能够完全退去自然属性。为人父母,我们需要用心去学习如何陪伴自己的孩子。

    1.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家长以忙为由很少陪伴孩子,尤其是一些“爸爸们”。要不就是没有时间陪伴,要么就是把带孩子出去玩看成一种应付,简单地把孩子带到游乐场或者公园,然后自己在一旁玩手机、打电话,忙自己的事。相比较于完全不花时间陪孩子,这类家长算是比较难得的,然而陪伴不仅仅是时间精力的投入,还需要有情感上的付出。尽管工作繁忙,我个人一直坚持自己带孩子,一直坚持把孩子留在身边,也是陪伴在孩子身边。

    2.共情才能共命运。心理学强调“共情是进行思想干预的前提”,作为家长我们就要“乐其所乐,悲其所悲”。往往有些父母不能很好地理会这一点,当孩子很开心地说“我这次考试有进步,考了班上9名”,要知道能够到第9名,这背后孩子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有的父母却立马一盆冷水“不要骄傲,继续努力,争取到前5名”,这样会消解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前5名的预期意味着孩子要再付出更大更辛苦的努力。聪明的做法此时你应该及时夸赞“真不错,已经可以进入到前10名了,我相信只要你努力还会有更大的进步”。父母自己都曾经是孩子,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同一面,帮助孩子去探索,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简单的抱怨或是把问题抛给孩子独自面对。

    所以,当孩子说“我不喜欢某某老师”,家长们不妨先回答“嗯,我也觉得”,然后再来详细地帮孩子分析为什么不喜欢,慢慢分析是不是有什么方面孩子理解错了;当孩子说“今天周末,我想晚一点睡”,家长们不妨先同意下来,然后再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等等。

    3.学会去爱。“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与生俱来的情感冲动,可是你真的会爱你的孩子吗?你的孩子能够感受到你的爱吗?真正善于爱孩子的家长都有如下几个共性:一是会取舍。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们权衡好与自身工作、夫妻感情等多方面的关系。比如,学前年龄段的孩子心中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都有一定程度的“恋父情结”,而现实中爸爸们则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有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1.5%的爸爸们曾参加过幼儿园的家长会。二是有原则。西方教育界长期流行的“白纸说”强调了孩子的“可塑性”,用教育学的观点叫“未完成性”。家长们要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着眼长远,不能永远用“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的子女。对孩子的有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能惯,与孩子年龄相匹配的事情必须自己做,孩子做错了事情也必须孩子自己承担责任。我曾见到有一个小孩子无意间冒犯了同伴,却拒绝道歉,结果小孩子的父母出于无奈替孩子道了歉,这种行为会助长孩子的不当言行,对成长十分不利。三是不要求全责备。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的视野思想还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我们不能用超出孩子发展阶段的标准要求他们。有亲戚因为孩子上课讲小话被老师批评而动手打了孩子。而大人们都曾经是孩子,学生时代在课堂上怎么能做到绝对的遵守纪律不违纪呢?还有一则类似的笑话:

    父亲:儿子,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就能够考好大学,找好工作,住别墅,开豪车……

    儿子反问道:爸爸,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

    4.生活要有仪式感。中国式家长深受几千年来封建思想“家长制”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内敛的性格,不苟言笑、只做不说,不善于与孩子的沟通表达。实际上,父母们可以通过孩子的生日等特殊纪念日照片等形式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游戏,一家人一起外出旅行。父母可以试着给儿子们小时候定制一套他们梦寐以求的军装,可以给女儿们定制一套公主裙或是送上一束花。我有一个朋友就一直坚持给自己的孩子写信。以上这些仪式,父母们还可以通过照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记录下了,在特定的场合给孩子看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总的来说,父母们就是要“用心”陪伴孩子,通过增加生活中的仪式感来和谐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人父母是一项“痛并快乐着”的职业。正如“有舍才有得”的道理,父母所有一切的“痛”都只不过是想换来孩子的“乐”。既然如此,我们不妨暂时牺牲一点自己的事业,暂时隐忍一下想玩手机的冲动,暂时少关注一些诸如股票、基金等冷冰冰的数字。我们何不蹲下身子,抚摸一下孩子的脸庞,凝视一下他们的双眼,用心投入地陪伴一下孩子呢?

 

                           摘自《教师博览》2019年总第1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