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式教育:只有“打击”,没有“教育”

时间:2019-08-08


蔡尖尖

 

    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对母女的对话曾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热议。

    节目中一个女孩儿站在高高的“勇气台”上吐槽了自己的妈妈总是拿自己和她的学霸闺蜜来比较。当她带着哭腔说,为什么要这样打击自己的努力呢,这个母亲却回答“我都是为你好!”而且振振有词“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打击式教育,国内老师和家长特别爱用的一招,还美其名曰“激将法”。即通过不断否定孩子、跟孩子谈条件,与别人家孩子这个比较那个比较,成功地激发了孩子的……痛苦。

知乎上有个回答说得好,打击式教育,只有打击,没有教育。然而,虽然我们都知道“打击式教育”的种种不对,可一回到现实中,很多人仍不自觉地陷入了“打击”的教育模式中。

 

                     “打击”可能伤害孩子一生

    小澈是好友的儿子,在他六七岁的时候,有次两家人一起在外面餐厅吃饭,他正在玩着有唐诗的小卡片,女儿因为从小喜欢认字,就从他手里拿两张读了一下上面的唐诗。

    小澈很惊喜地说:“妹妹好厉害啊,居然能全部读出来呢!”

    这时候小澈的妈妈说了一句话:“你看妹妹才两岁多就会看字读唐诗,你都上了一年级了,这么几首唐诗要背一个星期,太差劲了。”

    话刚开头我就想打断,但已经来不及了,小澈眼里的光芒暗淡了,他怏怏不乐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过一会又过来抢走了女儿手里的卡片,把她弄得大哭起来。

    于是斥责声又响了起来:“这么不懂事,给妹妹玩一下怎么了!一点礼貌都没有!”

    小澈眼里闪烁着委屈和愤怒的泪光,倔强地喊:“卡片是我的!”

    我知道,他不是在乎这两张小卡片,是因为妈妈的话让他受伤了,但又没办法说出具体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发泄情绪,只好做出攻击妹妹的行为,缓解自己的难堪和委屈。

    我把他带到门外问他:“妈妈这样说让你很不高兴是吗?”他不说话,点点头。

    “妈妈这样说不对,小澈在阿姨心中是很棒的,你也有很厉害的本领呀,对不对?”

    可三言两语只能勉强安抚一下他的情绪,作用并不大,自此之后也许因为心里的隐隐抗拒,小澈都没有再来我们家了。

    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只是当下。它能够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孩子的心头。

    微博有一网友讲述初中时妈妈在KTV当众嘲笑打击她,让她感到无比羞辱,导致她至今都不愿开口唱歌。然而这件在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妈妈一开始却是否认,接着说不过是开个玩笑,当女儿表示让自己很受伤的时候,妈妈却指责她玻璃心。

    孩子因为过往想声讨一番父母,不过是重回到那个委屈的时刻,替自己辩解一回,却发现还要再一次受伤——是你自己不够坚强,埋怨父母干什么。

    孩子可能只是想得到一句“对不起,爸爸妈妈当时做得不够好,让你受伤”的类似句式,得以释怀,放下过去的委屈愤怒。然而左冲右突的情绪不但没有得以释放,又再次被填充,堵塞,回流。

    这种感觉,光想想就让人难受得慌。

    经常会看到一些新闻,很多孩子因为成年人眼里的“小事”就选择离家出走,吃安眠药,跳楼等,总是有人说现在的孩子过于娇生惯养,心理脆弱不过是因为经受的打击和挫折不够。

    也经常有人说,原生家庭成为很多人逃避改变的借口,作为一个成年人,完全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去分辨事情的对错,重新选择自己的路,不能再这么玻璃心。

    在这里首先得强调,“玻璃心”一词是不适于应用到亲子关系上面去的。

    亲子关系是本体,而其他关系都是客体。客体关系不过都是亲子关系模式的各种延伸,父母就像滋养输送养分的树干一样,其他东西不过只是枝叶,所以来自父母的打击,与他人给孩子伤害的程度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式的打击教育谬误,需要我们的父母们意识到几个重要的问题。

 

打击教育,是父母对自身问题的自皲投射 

父母把对于自己现状的不满和愤怒,焦虑和失败,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甚至希望通过孩子扭转自己的命运——学事无成,就希望孩子读书好;贫困就会催生孩子多赚钱的寄望;社会关系受挫,就会希望孩子当公务员。

    焦虑和挫败典型的投射,就是“别人家孩子”,很多孩子会努力去达到这个标准,希望扭转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否定,但一辈子都很难达成。

    而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童年常常是得到充足爱意的孩子,真正的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来尊重,并且给予正确的保护和必要的限制。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伸、附属品,通常就会产生家庭暴力。、溺爱、否定。有些父母打击、否定孩子的时候,还要说“我是为你好”。当伤害戴着爱的面具出场,就会让孩子们长大后,认为亲密关系应该是互相挑刺的交流模式,不会正确表达感情和需求,再使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去“爱”别人。

    很多励志故事的主角也许在物质上吃尽苦头,但他们的精神世界非常富足,背后通常有深爱他们的父母或是引导者,他们的坚强和自信,并不是来自于外界的挫折和苦头,而是明白父母是无条件爱着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是明白无论在外跌到多少次,背后都有稳定的能量支援。而不是在外受伤,还要受到来自父母的双重夹击。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打击与否定

    打击否定孩子,并不是许多父母口头上“让你成长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孩子跨越困难,而不是人为地设置挖苦嘲笑。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指出,一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会有两种心态:

    一种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是固定的,一切的困难和挑战都是“对自己的测验”,如果通不过这个测试就说明自己的能力有问题,称为固定心态。

    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不断提高加强的,他们喜欢失败,因为失败可以带给自己许多经验和教训,让自己得到成长,称为成长心态。

    打击教育会让孩子成长为固定心态,同时还会分裂成为两个自我——孩子会感觉父母爱的只是那个优秀的自己,而那个不好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长大后,一旦做不到某些设定的标准,就会开始厌弃自己。

    深度输送爱的链接,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坚强,请你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爱孩子,这份爱和这份接纳会成为他人生路上最大的作战盾牌。

                               摘自《家庭教育导读》201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