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拿过第一名的缺憾

时间:2019-12-26


/谙幕

当班群里发出大二学年奖学金名单后,班长嚷嚷着让班上第一名的汕头仔请客,其他人三三两两冒泡。我看到,我也如愿获得一等奖,只是,没有预料中的兴奋。

拿着奖学金去旅行,这是再幸福不过的事。

只是这大学里最后一次排名,也是我学业生涯里最后一次与“第一名”擦肩而过。读小学的时候,我是个自卑的女孩。每当老师提问到我会的题时,我都在心里打着鼓,“答案是X”,我环视了一周不见同学举手,自己在心里一点一点地鼓励自己,想举手发言。当看到同学举起的手,我便像泄了气的气球,发觉再也飞不上蔚蓝的天。常常快要举手的瞬间,我想,要是回答错了怎么办?同学们看我的眼光会是怎么样的?我始终是跨不过这个坎儿。

每次期末考后,我总眼巴巴地看着那十来个同学领奖状,每门科目的前三名奖状、总分前十名奖状、三好学生奖状……所有红色底、金色字的奖状都被那些个同学包揽了。他们在100多号的同学眼里来回上讲台领奖,备受赞许和羡慕的眼神,这其中也包括我。

小学开始近视的我,由于坐在最后两排,上课看黑板总有些许困难。我妈找到老师,希望能把我调到前面的位置。老师瞟了我一眼,说我个儿高坐前面会影响别人。

“其实不是这样的,有比我高的同学坐在我前面。”我对我妈说。那时候,我就知道,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一般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差距这么大。

记忆里,小学唯一一次拿了数学满分,我成了放学后唯一被留下来补习的学生,但也就只有那么一次。后来拿满分的同学多了,代替了成绩不稳定的我“尖子生”这个身份。

后来,“尖子生”是我埋藏在心底一直奋斗的目标,老师对尖子生们的那种喜爱,是我们其他人得不到的,我羡慕着、努力着。

我一直不是个聪慧的孩子,只能一味靠着努力。终于,我在六年级的期中考总分排名第1 6,这让我异常兴奋。只是我不知道期末的排名才算数,不过期末后我就到广州去读书了。

新学校的语文考试刚过,我们趴在桌上午睡,期间我听到班主任跟一个男生质疑我:“你说晓薇这篇作文会不会是抄的?”我听着,倒觉得不可思议。在老家的时候,我的作文还不足以被老师拿来表扬,因为写得比我好的人太多太多。

那年是2008年,汶川地震刚过不久,我们将进行期末考,考前老师叮嘱我们作文千万不要选择书信形式。考试时,我犹豫片刻,还是选择了书信形式。考试后,老师问起时我没敢回应,另一个诚实回应的男生被老师骂了,我想她是认为我们写不好书信的作文。成绩出来后,我的作文只扣了3分,老师定是把全班试卷都看了遍,她看我的眼神有点儿怪。

那次我的语文成绩只比第一名少0.5分。然而总分还是没能进前三。

上了初中,初一期末我排名第二,这让我不敢相信。于是我给自己暗暗定下了目标——第一名。然而,初二的物理,初三的化学政治,这些我学不会的科目,让我排名跌到了十几名。我开始迷失,开始不想去争。

上了中专,排名有了奖学金一说,我那时第四名,拿了二等奖,是200块。第一名是我的上铺小姐,平时一个不露锋芒的女生。我也想争第一,但学着不喜欢的专业自是动力不足。

也罢,我在手抄报比赛里拿了一等奖,这比拿班级第一更能让我高兴。也是那时候,我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设计。初中班主任无数次在全班面前夸我写字漂亮,手抄报做得好,甚至在家长会的那天,推出黑板放在教学楼下,上面贴着我的手抄报。我特别感谢她,真的,一开始能坚持写作,也是老师一路表扬我作文写得好给我的自信。

如愿选了设计的大学专业,拿奖学金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去旅行,我知道花自己赚的钱去旅行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那是我攒了两年的稿费。去厦门的旅途中的心境,再也不曾出现在我往后的旅行中了。

 大一第一学期后,才知道大学的排名是这样的,除了成绩总分的比例,还有能力分、文艺分、德能分的比例,加起来才是最终的分数。往后,课上我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提高平均分,隔壁班那男生老视我为敌,我举手后他定会举手……其他同学就见我和他,我一句他一句地抢答。

课余我参加学院及系里自己有能力得奖的比赛,奔赴各场大大小小的讲座,在社联社团做事等等。期间我总能看到那男生跑讲座拍照,没错,我们在较量着一…·第一年专业排名我在第四名,那男生在我前面;第二年我在第二名,那男生在我后面。中秋当晚,他微信发名单来恭喜我,我收下了他的诚意。

然而,第一名,高高在上的我们班的汕头仔,我努力了两个学期始终没能追上他。

F不懂,我为什么那么想拿第一。“是好强在作怪吧。”我想,是,但也不是。

小学那时没能拿到的奖状于我而言,就像幼儿园老师给乖孩子奖励的小红花,它能让我那么满足,那么自信;而毕业时候的“优秀毕业生”证书,也是我想拿的,因为每个班只有一个人能拿到。

我想要的是认可,是鼓励,是自信,是成就感。青春里,那一张张红色的纸、红色的证书就能给我这样那样的力量。

我不敢妄拿,李宗伟奥运会上拿不到的第一名与我学业生涯拿不到第一名不能划等号。

只是我想,缺憾却是一样的,缺憾也有缺憾的美。

在奔往第一名的路上,我曾那么坚定,那么充满袋希望。  

 

摘自中学生博览·心理课》201930总第7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