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时间:2020-10-10


吴颖 高婷

 

今年,值《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杂志社让我谈谈与《父母必读》杂志相识、相伴的故事,也让我们谈谈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该如何进行。这是一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好机会。
知音难觅,携手同行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杂志中,《父母必读》杂志独树一-帜,是最值得致敬的一本杂志,它是中国最早的一本家庭教育杂志,1980年创刊,开创重视家庭教育风气气之先,而且坚守这么多年,对中国的家庭教育贡献非常大,也很有影响力。

我对这本杂志也很有感情。1993-1994年的时候,我写的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报道引发了中国的教育大讨论,争论得非常激烈。其实,我并不认为中国孩子不行,而是中国的教育存在严重危机。除了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上的较量,还有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就是孩子们在体质方面的较量:为什么日本孩子那么强悍,我们的孩子显得比较柔弱?这里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所以我在1995年就又写了《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续篇,续篇之一就是讲少年儿童在体质培养方面的较量。
    这篇关于少儿体质培养的文章写了之后,我曾经给南方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家庭类杂志投稿,他们的总编辑并没有接受这篇投稿,这让我很失望。我就又试着把它发给了《父母必读》杂志。没想到,《父母必读》杂志很快就刊发了这篇文章,而且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可见我们是知音,是有共同的教育追求、教育理念的。这是我对《父母必读》杂志最初深刻的印象。后来,我还写过一篇关于信任孩子的文章一《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父母必读》杂志也很快发表了。《父母必读》不仅是一本杂志,还承担着家庭教育的研究与推广传播工作,同时承担着北京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处的工作,举办过很多研讨会,让读者来和专家见面交流。我曾经担任过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副会长,多次参加父母必读杂志社组织的家庭教育的研讨活动。我觉得,《父母必读》确实是一个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阵地,发挥着-种前沿引领、协调组织、推进家庭教育建设的重要作用,非常值得尊敬。
分享:今天,我们怎样做父母?新时代父母什么样?
    学习型父母是新时代父母的典型特征。
    我做儿童教育40多年,专注做家庭教育是从1994年担任《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主编开始的。我认为这么多年来,一个很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父母都认同和接纳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家校合作,开始主动学习,与孩子-起成长。今年3月,我通过网络开展了一次家庭教育的视频课程,将近50万人在线收看,这足以说明中国的父母现在非常渴望学习,这是一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新时代父母也有新困境
    但是,现实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父母对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这种认识还不够;教育观念的缺失,比如说家庭教育学校化、知识化;儿童观缺失,尊重儿童的权利。据全国妇联的调查,只有10%的父母认真学习过儿童的法律法规,所以家庭教育工作还任重道远。在新时代父母也面临新的困境,一方面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面对网络,孩子往往比父母更灵敏、适应性更强,这时候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父母的权威性下降;另一方面是少子化的问题,即使在二胎政策出台之后,独生子女依旧B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过去孩子在与兄弟姐妹相处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少子化就意味着孩子这一学习方式逐渐在削弱。
新时代的家家庭教育怎么做?
    我想给父母们提出“四个一":坚持一个原则,提升一个认识,掌握种方法,牢记一个提醒。

坚持一个原则:儿童友好是家校社共育的根本原则
    儿童友好作为家校社共育的根本原则,甚至是第-原则。 儿童友好的本质是尊重儿童的权利,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不是一一个选项,而是个不容改变的原则。
    要做到儿童友好,就要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要知道儿童虽然弱小,但也是一个权利的主体,是受特殊保护的人,是具有巨大潜力和希望的人,是具有个性差异并需要尊重的人。比如孩子四五岁了还喂饭,就是对孩子自主能力的一种剥夺,因为一岁的孩子基本上就有能力自己吃饭。生活中这类对儿童不友好的场景太多了。
提升一个认识: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
    家庭教育本质上是生活教育,尤其是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生活教育是最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教育。但现在,很多家庭都过于注重知识,对孩子没有及时进行好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时间受到严重的挤压,这导致孩子的成长有重大缺失,也影响了亲密亲子关系的建立。
    关于生活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共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支撑。美国心理学家斯滕白格的成功智力观也从一个侧面给予支持,他认为成功智力包括三大要素:第是分析智力,主要是智商和学习能力;第二就是生活智力或者实践智力;第三是创造智力。其中生活智力或者实践智力是一个人的直接经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也是个人进行认知和创造的基础,而这方面的智力培养是以生活为根基的。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不知道如何进行生活教育,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资源特别丰富。比如,都说民以食为天,可以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食物,因为食物来源于大自然,这就会让孩子产生好奇心,激发孩子对自然的敬畏,从而更加喜爱、珍惜食物,学会做饭,这样的话他就会热爱生活,这是他生命的基础,也是了解世界的基础。再比如,每个孩子的故乡都有丰富的资源,和孩子起走进故乡, 了解父母以及祖祖辈辈的生活场所,了解家族关系,开启寻根之旅,都是特别有价值的生活教育的课题。
    但生活教育并不是说一切的生活都是好的,生活教育的原则是不仅要熟悉生活,热爱生活,也要反思生活、批判生活、引领生活,这个引领就是以儿童友好为根本的原则,即什么样的生活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什么样的生活是不利于儿童发展的,这个原则就是一个坐标,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的生活就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掌握一种方法:良好的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成就幸福人生
    提到好习惯,我自己有非常深刻的体验,阅读、写作、讲演是我在童年时代养成的三个习惯,这三个习惯影响了我的一生, 甚至可以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从15岁开始写日记,直坚持到65岁还在一直写, 这个习惯坚持了50年,让我受益匪浅。当然,关于习惯的认识并非只是个人经历,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30年,其中10年我在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行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我认为儿童良好品质的培养如果不能落实到习惯上,就等于空中楼阁,就像壶烧不开的水,正是因为品质外化为像每天要刷牙、洗脸这样自然而然的习惯之后,才会更加稳定和牢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习惯的培养绝不只是单纯的行为训练,它应该注重三个环节:一是认知层面,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和该怎样做,它的价值在哪里;二是情感层面,孩子要有兴趣和动机学习,要有主动性;三是行为层面的训练或者要求。这三个环节是密切关联的,只有在认知层面上了解习惯的重要性,才可能产生主动性,所以也会更容易接受行为层面的训练。以刷牙为例,孩子不仅要学习刷牙的正确步骤,这是行为层面的训练,更要对刷牙的重母父五区学要性有所了解,父母也需要通过趣味的游戏和互动让孩子对刷牙这件事产生兴趣,解决了认知和情感层面的问题,行为才能主动和持久。
牢记个提醒:父母的失职其实是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成长机会
    父母的失职主要表现在隔代养育和父亲缺失两个方面。研究表明以父母为主,祖辈适当地参与,这样联合抚养的模式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但是如果祖辈承揽一切,父辈很少参与,这对父辈和孙辈的成长都是不利的。
    父母为什么要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如果父母失职可能导致对三代人的伤害。首先,因为父母失职,孩子失去了陪伴,这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其次,增加了祖父母的负担,影响他们的晚年生活。另外,父母失职包括父教的缺失使父母失去了特别重要并且失不再来的一次成长的机会。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很重要的一个学习途径就是在做父母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失职只从根本上说是失去了家庭的幸福之源,所以必须改变。

 

《父母必读》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