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别学习上的“伪勤奋”?

时间:2022-04-21

如何告别学习上的“伪勤奋”?

高昌永

 

一次家长会后,学生聪聪的妈妈和我反映,孩子学习一直很努力,但考试成绩总是没有起色。

据聪聪妈妈说,聪聪每天早上五点半就会起床学习,六点在家吃过早饭后,六点半就会来到教室,进入埋头苦读的学习状态中。晚上回到家,聪聪既不看电视,也不找家长要手机玩,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饭、休息、洗漱,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了。然而,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都进步甚微,一直徘徊在班级中游。

聪聪妈妈非常不解,为什么孩子的汗水换不来成功,努力得不到回报呢?

接下来,在仔细了解了聪聪的学习情况后,我很严肃地告诉聪聪妈妈:您的孩子很可能是在“伪勤奋”。

“伪勤奋”其实是一种“勤劳的懒惰”。

作家六六在《只有岁月不我欺》一书中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有以下几项任务需要你排班做,分别是阅读无趣的科普文章、打扫卫生、刷房子、写报告或论文,你只有一天的时间,而每件事都需要一天的工时,你选择做哪件?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打扫卫生,我也一样。我觉得既然每件事都需要一天的时间来完成,那为什么不选择打扫卫生这种既能见成效,又能令自己产生成就感的事呢?相比之下,写论文或阅读科普文章,看起来就像什么都没做,浪费了一整天。

然而在这本书中,六六说,如果你选择的是打扫卫生,那其实你选择的就是“勤劳的偷懒”。你宁愿吃身体上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上的苦;你只想让旁人看到你多么努力,而不愿意花时间和力气学点真知识。

身体的劳累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人就会慢慢适应,最后形成习惯,痛苦的体验也会随之减弱。但在学习上,你需要不断积累、改变、克服困难,不断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个过程既痛苦,又在短期内见不到成效,所以你可能会感到压力和焦虑。

站在这个角度去想,老师和家长们或许就能找到学生们“伪勤奋”的原因了。

 

在此,我以聪聪为例:

聪聪每天很早起床,也很早就来到教室,但他并没有想清楚自己早起和早到教室是为了什么,而只是单纯地去执行这个行为,以为自己这样辛苦就能够有收获。

在他的勤劳背后,其实掩盖着懒惰的本质。

在和聪聪妈妈交流后,我仔细留意过聪聪,发现他上课时总是忙着记笔记,根本不关心老师在讲什么;他在课后自行刷了很多题,教辅书摆了满满一抽屉,却没有认真做完过其中任何一本,也没有整理错题本的习惯;我翻开他的习题册时,发现他做过的题目上没有丝毫核对过答案的痕迹,说明他只是为了刷题而刷题,遇到难题也往往跳过,不去花时间思考,也不向老师请教……

对于学习,聪聪始终带着表演的态度,而做不到静下心来真正地勤奋。

学习上的“聪聪”比比皆是,他们或许在学习上不是没有目标,但问题在于,目标容易树立得太大,太笼统。

如果班级里这样的学生有很多,老师们可以统一要求他们制定具体、细致的学习目标。

那么,要具体到什么程度呢?

细化的目标,不应是哪次考试取得什么名次,或者哪科考试取得多少分数,而是:完成各科家庭作业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完成同一科的作业时,什么时候完成复习,什么时候完成试卷,什么时候研习错题,什么时候完成预习;在学习之外,增长课外知识也要有计划,比如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什么时候看新闻。

制定以上目标,需要对时间限制、任务对象、任务数量以及完成标准进行细化,时间上最好精确到小时。

学生根据计划学习,慢慢养成习惯之后,对于自己的能力还会产生更清晰的认识,进而在制订下一步学习计划时,更加明确做某件事是为了什么目标而服务;自己需要求助时,可以调动哪些资源;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执行;有没有更高效率的方法;根据过去经验,自己要注意避免掉进哪些坑里;等等。

很多学生之所以会“伪勤奋”,和浮躁的心理有很大关系。因为心过于浮躁,而没有办法深入学习和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 5 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而心态浮躁的学生,情况可能完全相反,面对同样的问题,面对同样的时限,他们只会花5 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来思考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再用一部分时间胡乱答题,剩下的时间就可能走神、玩手机或者打瞌睡。

这种如蜻蜓点水一般的学习态度和轻描淡写的学习方式,学生即便是学进去了,隔一段时间,也会把学过的内容都忘记。

  

帮助学生克服浮躁,老师可以这样做:

一般来讲,学生的浮躁不仅会表现在学习上,在做其他事情时也会显现,老师们可以在课余活动中多观察,并加以引导。比如,当学生提出想做某件事时,经常问他这几个问题——为什么做?确定要做这个吗?希望得到什么结果?怎样做才是最好?并要求学生将具体的回答写在纸上,将目的写明确,将办法具体化。

学习上的有始无终常表现为“题目看一眼就做,连条件都没搞清楚”和“做完题不检查”。针对这两个表现,老师们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教授学生们正确的解题顺序,拿到题目时,先稳住心态,把题目读透,明确出已知项、求证或求解,然后再动笔。老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要以这个标准要求学生,以便养成习惯,在考试时也能不浮不躁。另外,对于做完题不检查就交卷的学生,老师可以拒绝他们提前交卷,并提醒他们对题目逐个进行检查。

最后,也不要忘记让学生们劳逸结合。真正能带来提高的,不仅仅是勤奋,还有一颗得到充足休养的大脑。

 

摘自《心理与健康》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