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剁手党”注意:管好你的钱包

时间:2022-12-30

“剁手党”注意:管好你的钱包

刘欢

 

每次购物狂欢后,我们忍不住大吼“花钱花到肉疼”,其实这种疼痛在心理学里有自己的名字——支付痛感。

出门谁带钱啊?一部手机就够了!电子支付越来越普及,比起现金消费的“斤斤计较”“抠抠搜搜”,许多朋友使用电子支付消费时可是洒脱多了。使用现金支付时我们很容易心疼,而使用电子支付时,心疼的感觉似乎来得更迟一些。这里面有什么心理学的玄机?一起了解一下。

 

支付痛感与购买行为

每次购物狂欢后,我们忍不住大吼“花钱花到肉疼”,其实这种疼痛在心理学里有自己的名字——支付痛感。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丹·艾瑞里(Dan Ariely)提出了支付痛感的概念——“我们花钱的痛苦与眼睁睁看着这笔钱消失有关

眼睁睁看着钱从自己手里离开,我们会心疼,这种痛感似乎并非躯体痛觉,而是指向心理感知的痛苦。这意味着当有触感的现金离开人们的钱包时,我们的手会对真实可感的现金产生触觉,也会看到纸币的颜色,是触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带来的难过。

然而,电子支付则使得支付行为变得模糊。它仅仅需要我们在手机上轻点几下,甚至“刷脸”即可支付(面部识别支付)。无需再把有厚度、有质感的现金递出去,意味着触觉、视觉刺激的双重减弱,甚至刷脸支付过程中并不存在触觉刺激。手机屏幕上所显示的数字仅仅是数字,不会让人们产生明显的“钱财离我而去”的分离感。

相比之下,电子支付通过降低付款行为的真实度、透明度,让人们看不到现金的减少过程,感受不到明显的支付痛感,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许多购买行为。

 

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效应

现实掏钱“抠抠搜搜”,网络冲浪“大手大脚”的行为现象,还与人们的心理账户有关。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德·泰勒(Richard Thaler)在1980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会在心理上对金钱进行分别管理,建立不同的账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在心中把自己的钱分门别类地管理起来,比如买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钱和一日三餐的生活费是不一样的。小额消费和大额消费属于不同的心理账户。一般而言,人们会对大额消费进行控制,而对小钱的花费不重视,这也对应着俗语中常说的“抓大放小”。

相比起来,现金支付时,对于不同面额的钞票“抓大放小”效应会更加明显,但当我们使用电子支付时,金额大小不再由不同颜色、面积的钞票进行区分,这也使得人们对电子钱包里不同金额区别的感知变弱,因而大金额和小金额的消费感知差异变小。同时,心理账户理论强调,消费者会无意识地在头脑里建立一套账户,比如把工资、奖金、利息、股利、意外之财等计入不同类的收入账户。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对工资类收入账户进行长远规划、谨慎支出,而对奖金、利息、股利、意外之财等账户进行消费的时候会比较随意。每个账户相对独立,这就出现了非替代效应。

电商狂欢过程中的返现红包、领券等小额奖励,事实上会被人们无意识地归入小额意外之财的心理账户。在非替代效应下,居民消费时更容易不理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当人们在网络上购物时,“肉疼”的感觉也轻很多,更“舍得”花钱。这也引发了电子支付是否会导致非理性消费、过度消费的热议。

 

电商时代与过度消费

伴随着电子支付的日常化,电子钱包在功能上替代了现金,加上指纹支付降低了交易时间和操作成本,这种易用性也使得消费控制减弱。

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商平台的普及使得消费更加便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下单消费、享受服务。

电商平台产品数量更加丰富、选择更多,丰富多样的促销活动也在诱惑着人们消费。手机等移动端界面上点击拆红包、领金币等过程,更容易加深个体对小额意外之财的感知,进而减弱个体的消费控制。这些电子红包、淘金币等数目小、非预期性强,也容易使收到手机红包的人花费起来更为随意。

 

摘自《大众健康》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