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是“最猛流行病”?

时间:2022-12-30

职业倦怠是“最猛流行病”?

傅东

 

不想上班,提起工作就烦躁。

工作效率低下,时常想着“摸鱼”“放空”。

感觉整个人被掏空,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如果你有上述情形,那表明你可能处于职业倦怠状态。2021年一项针对1679名国内职场人士的调查发现,高达74.6%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倦怠。在当下的职场中,职业倦怠越来越常见,甚至被称为最猛流行病

 

身心俱疲 冷漠疏离

职业倦怠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弗罗伊登伯格)提出,用来表示长期从事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导致的身心俱疲状态。研究表明,不同职业人群的倦怠症状不完全相同,但整体而言有以下三个维度的共性。

1.情感枯竭:由于过度疲劳而失去了工作热情、身体活力,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工作效率下降。倦怠状态甚至可能延续到生活中,表现出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

2.低成就感:常常失去对于自己工作能力的判断,对是否能完成工作不够自信。同时,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工作完成时缺乏成就体验。

3.去个性化:对各方面工作态度冷漠、疏离,如对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漠不关心,对工作任务能不能完成满不在乎等。

 

外部环境与个人特质

职业倦怠不等于懈怠。懈怠是由于性格懒散导致的不上进、不努力,而倦怠所导致的热情与活力缺失,则由社会与个人的多种因素所造成。

早在20世纪初,社会学家韦伯便提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理性包含两个不同的部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指出现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的原则是精确计算、追求效益最大化。在韦伯之后,各种更有效率的制度与工具不断出现,各类职业组织也都奉行优绩主义,忽视工作条件和内部氛围的建设,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原因,使得劳动者普遍面临着过高的外部负担和压力。

个人认知和特质则从另一面影响着职业倦怠。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在不断认识自己和外部环境,在工作中感到不公平、自身与组织的价值观不匹配、对工作有着过高期待的人,更容易体会到负面情绪。此外,秉持外部归因方式、过分执着、抗挫折能力较差等特质的人,更难应对外界压力,在工作中更容易消耗个人的心理能量。

 

倦怠不应成为工作常态

持续的职业倦怠不但会影响工作态度与产出,也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对此,社会和组织层面需要做出改善,个人也可以试着做出如下应对。

 

1.获得工作中的掌控感

工作环境是职业倦怠中最直接的外部因素,消除职业倦怠不妨先从掌控工作开始。

首先,合理安排工作。将工作事项区分轻重缓急,可以避免忙乱。重要、紧急的工作应当集中精力、迅速完成,次要、可缓做的工作可分配较少时间、灵活安排。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阶段目标、注重劳逸结合的方式来把控工作节奏,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其次,营造良好环境。工作环境包括物理和人际环境两方面,两者都影响着人的思维和情绪。改造物理环境,可以通过整理自己的办公区域,在近处摆上一盆绿植、一张风景照或是喜爱的物件等来实现,让自己在每次忙碌之余都能获得不经意的慰藉。改善人际环境,则可以与领导、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真诚地沟通交流,妥善处理好分歧。

最后,完善职业规划。如果上述方法并不奏效,则说明当前的工作可能和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匹配。此时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社会需要什么?当前的困难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可以促使我们找到真正的职业兴趣,进而完善职业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工作。

 

2.学会进行自我调适

解决职业倦怠问题,还可以通过认知、情绪、行为上的自我调适来实现。

首先,分析信念是否合理。造成职业倦怠的个人认知成分并非都是合理的。不合理的认知信念通常有三种特征——绝对化的要求(必须、一定要)、过分概括化(总是,所有)、糟糕至极(一切都完了)。我们可以尝试列出自己关于工作的信念,并逐一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信念,用合理的信念替代。

其次,学会缓解负面情绪。当个人察觉到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帮助缓解。关键是要接纳自己。只有承认自己不够完美、进行自我和解,才能获得坦然面对现实的勇气。另外,自我暗示和一些常见的放松及宣泄方式也很有益,如拉伸身体、正念、冥想、运动等。一次认真的自我鼓励,一刻缓缓的放松,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都能让人身心舒畅。

最后,拥抱当下、享受美好。生命的意义,并非只由工作和未来目标决定,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也有其价值。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兴趣爱好等,不仅可以转移注意力,也能帮助人们重新燃起生活的热情。试着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低头闻闻花的香味、认真品尝美食等,沉浸 在此时此刻的感受中,也是对内心的治愈。

 

3.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每个人都不是社会中的“孤岛”,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压力的缓冲器。面对职业倦怠,我们可以主动寻求支持,比如找信任的人倾诉烦恼,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咨询,或是积极参加某些团体活动,拓展自己的交际圈,都可以使自己感受到关怀与鼓励,进而积累应对职业倦怠的心理资本。

 

摘自《大众健康》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