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课堂评价重解“作业负担”

时间:2018-06-06


汪明帅

    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由来已久,减轻作业负担也一直是民众的共同期待。遗憾的是,与关于“减负”研究不断涌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业负担呈现出越减越“负”的吊诡局面。进一步分析可知,已有研究大多基于成人立场,偏好理论分析。尽管作业负担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一问题毕竟直接发生于具体的教育情境之中,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从实践层面分析作业负担形成的原因进而探索“减负”之道。就显得尤为必要且切中肯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作业负担之轻与重:课堂评价的解读》一书,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展开研究,以“课堂评价”这一教学实践活动作为撬动作业负担的杠杆,明显遵循了这一实践逻辑。作者首先站在学生的立场重新认识作业负担,并对课堂评价进行学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课堂评价撬动作业负担的分析框架;以此为据。通过大量的实证工作,最终回答了课堂评价撬动作业负担这一中心话题。

作业负担需要基于学生立场重新解读

    直击“减负”之道,首先需要对作业负担有精准的认识。与本研究所遵循的实践立场一脉相承,作者明确提出从学生的立场重新认识作业负担:“基于学生身心感知的立场,我们将作业负担理解为学生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所承担的作业责任以及由此产生的身心感受。……这里的作业责任是指学生应完成的作业任务以及所花的时间,身心感受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及其完成后所感受到的身体疲劳状况与生理体验。”也就是说,从学生立场理解作业负担。作业负担包含了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方面是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所付出的时间等客观属性,另一方面学业负担也包含着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和兴趣程度等主观体验。在此基础上,为了后续构建分析框架,作者用作业量、作业时间和作业劳累程度作为生理负担的内部构成要素,用学生对作业过程和结果的情绪反应或所产生的压力表征心理负担。基于学生立场的关于作业负担的“二分法”,跳脱了以往“压缩”时间、“减轻”任务的简单化“减负”取向,认识到“减负”的复杂性质,为将整个学习过程理解为“减负”过程提供了基础,也为从课堂评价这一角度直击“减负”埋下了伏笔。

让课堂评价成为撬动作业负担的杠杆

    课堂评价与作业负担能否建立关系,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还在于如何认识课堂评价。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爬梳,作者对课堂评价进行了界定:“课堂评价是指师生运用评价工具采集、分析和利用学生学习信息,并据此对学习状况做出判断或改善教学的活动过程。”如此一来,课堂评价就具有促进学习的功能,是师生共享学习信息进行教学决策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可见,在促进学习的评价理念的关照下,学生的作业负担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其发生过程和产生的结果均受课堂评价特别是作业评价的影响;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改善作业负担,让学生通过作业爱上学习。这一发现让我们对课堂评价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并认识到课堂评价对于“减负”的价值,为从课堂评价入手撬动作业负担提供了契机。

    接下来,作者重点分析了课堂评价影响作业负担的机制,指出课堂评价对作业负担的影响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课堂评价理念支配评价行为,评价行为通过不同媒介对作业负担产生影响。考虑到教师是最为紧要的课堂评价主体,而且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够对其他评价主体产生影响,作者着重分析了教师的课堂评价与作业负担之间的关系——由“评价理念—评价知识—评价行为”构成一个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评价系统,当这三者保持一致性,课堂评价就能顺利撬动作业负担;此系统不仅作用于作业负担,而且对学生及其同伴的评价行为都会产生影响。这就揭示了课堂评价撬动作业负担的影响机制。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一影响机制的内部关系,基于实证数据。作者发现:评价知识是理念转变成行为的媒介,也是这个评价系统的中枢,通过知识前挂理念。后靠行为,形成一个整体。这一发现尤为可贵,一方面,让我们知晓.企望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课堂评价影响作业负担的具体过程,应基于对评价知识具体内涵的清晰把握;另一方面,也给当前的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基于整体的视野改善作业负担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构建了“作业负担”和“课堂评价”相关联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参照,通过大样本调查和个案研究,揭开了课堂评价撬动作业负担的秘密,并对如何减轻作业负担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方案。实证数据告诉我们,课堂评价的确可以撬动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其变轻或者加重。学生所承担和感受到的作业负担之轻重,受教师和同伴课堂评价行为的影响,而评价行为又受制于评价主体的评价知识和观念。顺理成章,作者旗帜鲜明地将“减负”的期待植根于“变革课堂评价系统”之上:“减轻作业负担就可以从变革课堂评价系统入手,而不拘泥于课堂评价某一方面的单边行动。”

根据作者的研究,课堂评价系统是由四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整合而成的整体,分别是观念、制度、技术和行为。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依次作用于学生的作业负担,构成了课堂评价改善作业负担的循环系统。当四个方面形成一个“连续环”作用于作业负担,其产生的影响就会变得直接而有力量。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还会使作业成为学生自我驱动学习的一个引擎,而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被动的负重物,最终实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而且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的目标。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第1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