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玻璃罩里的 “乖乖女”

时间:2022-07-18

活在玻璃罩里的 乖乖女

邵雪芬

 

婷婷,女,17岁,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看上去自然朴素,比较有礼貌,语言也比较流畅。学业成绩在班级倒数10名以内,按照成绩无法进入高职复习班,很有可能分流去参加实习。

婷婷从初中开始就有割手腕的行为,频率不定,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她给老师看了自己手腕:缠着两层白纱布,上面血迹斑斑,左手腕到小手臂有颜色深浅不一的密密麻麻的伤疤,还有两块圆形的新伤。从小就喜欢一个人待着,不太喜欢和别人交往。初中开始住校,不知道什么原因遭到孤立。感觉自己长期过得很压抑,不敢表达自己,不被理解和接受。自己也不想这样伤害自己,但是无法控制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想找心理老师试试看会不会有帮助。

根据婷婷提供的信息,咨询师及时上报学校危机个案、教育系统平台,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流程,联系家长,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学校直属精神专科医院及时诊治。根据医生建议辅助心理咨询。

婷婷小学二年级时听到妈妈在背后说小姐妹的坏话,自己也很害怕妈妈说自己的不好,所以初中时候不敢跟妈妈说自己在学校的事情。要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了,也不敢跟妈妈说,怕妈妈到处去说自己不好,弄得其他小朋友都不敢跟自己玩了。

从二年级开始不敢跟人交朋友了,每天循规蹈矩,只做自己的事情。

初中后变得更加内向,不爱说话,有时想和同学交流,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在人际交往中比较被动,如果有同学主动接近,自己感到很难受,不喜欢,但是不敢说自己不喜欢或不想听。

到了高中,班里座位按照成绩排名安排,自己成绩是倒数的几名,所以排在最后一排,一方面自己的学习受到他们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做各种坏事都会看到,比如课堂上偷吃东西、玩扑克牌、甚至用打火机烧东西等。

没有真正的朋友,大多数时候充当听的角色,不说什么,最后被大家排斥,甚至遭到别人的当面嘲讽,自己感到愤怒、内心压抑和困惑,感觉自己“活在一个玻璃罩子里,想出去又出不去”,很绝望,不知道怎样改变现状。

深入了解婷婷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动力。工作中进一步了解到,婷婷在学业成绩上一直不理想,感觉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但是父母一直希望她能够考上一个大学,不要像他们这样没文化,找不到好的工作。但婷婷并不觉得自己想上大学,想到未来感觉很迷茫,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父母安排的生活。其实自己早就厌倦了读书,因为和亲戚的小孩比起来自己读书是最差的,父母要求自己一定要乖。由于父母收入不高,平时婷婷很少有零用钱,也很少有机会出去玩,双休日节假日都是待在家里,无聊到玩手机都觉得没有意思。但是却没有办法改变,只要稍微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就觉得自己不乖了。婷婷的父母跟孩子说得最多的就是“要乖,要听话”。

婷婷回忆自己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给了同村一个弟弟雪糕,而父亲认为这个雪糕比较贵,是要留给亲戚家的弟弟吃的,婷婷误会了父亲的意思,父亲用鞋子把她打了一顿。平时父亲除了上班就是钓鱼,很少跟婷婷说话。婷婷常常一个人在家,非常无聊。

父母曾经也问过婷婷想不想去参加培训班,但是想到父母说既然读了成绩就要提高,婷婷又觉得没意思,万一自己成绩没有起色,父母的钱又白花了,父母又要说自己,还不如不去读。婷婷一直想去看看漫展,但是家长不同意,连买几本小说父母都会说她乱花钱。平时妈妈给婷婷买的零食就只有面包,但是婷婷从来不敢说自己实际上已经非常讨厌吃面包了。

这样的压抑和控制,让婷婷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排解。偶尔有一次划伤手腕后,看到血觉得很舒畅,就一发不可收拾,常常会偷偷划伤自己,心情越不好,划伤自己的行为就越多。

咨询师建议婷婷更多地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婷婷回想自己割伤手腕的时候有哪些情绪,并用语言表达,同时寻找可以帮助婷婷宣泄情绪的其他方法,比如想自伤的时候用笔在纸上涂画,伤心的时候听听音乐,愤怒的时候击打抱枕等。婷婷的自伤行为逐渐减少,有了很大的改善。

寻找婷婷的资源和力量,帮助她重新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婷婷几次想了解高职考的情况,很纠结自己是不是要考高职考。咨询师就这一部分跟婷婷做了很多工作,让她看到遵从自己内心,做适合自己的选择的重要性,发现自己不是一定要有大学文凭才能过得好。当婷婷最后决定就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考高职的时候,婷婷的压力似乎减轻了许多,婷婷甚至说到如果自己进入实习班,那么作业也就不想做了,而在此之前的那个寒假,家长是天天逼着写作业的。婷婷开始遵从自己的内心,有了跟父母表达自己的勇气,开始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去做人生选择。婷婷的自伤行为消失了,感觉经常笼罩着自己的“玻璃罩子”好像没有了。

婷婷最后一次(第20次)来咨询室,语气轻松地聊生活琐事。咨询师反馈:尽管你在说自己要被分流,但是好像你还挺开心的。婷婷表示:是挺开心的,最近情绪比以前好。婷婷开始较为具体地思考和谋划未来。

由于婷婷离开了学校,咨询师建议她到其他机构继续进行心理咨询,对于未来的生活做更多的探索。

 

摘自《心理与健康》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