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单身的女孩,我懂你

时间:2022-07-18

只想单身的女孩,我懂你

南亦丹

 

当下,不少女性到了适婚年龄,甚至超婚年龄,依然单着。其中很重要的几点原因包括:她们对于爱情普遍缺乏足够的信心;她们对于迈入琐碎的家庭生活,和因此不得不承担起被社会赋予的多元女性角色,心怀抗拒;她们对眼下随处可见的婚姻伤害无意识放大,从而心怀恐惧。而往往,她们自身又有足够好的照顾自己的能力。因此,择婚就成为望而却步的事。

女孩若安(化名)在大学时期谈了一个男朋友。对方家世不错,外表帅气,两人情投意合地走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遗憾的是,男友本科毕业后参加了工作,若安继续深造读研,两人分隔两地。男友耐不住寂寞与人撩骚,若安知晓后果断选择了分手。此后,若安不敢再轻易相信爱情,于是一心扑在了学业和事业上。若安从一名事业小白做到了行业精英,年入数十万元,凭实力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一有时间也会给自己做精致的小食,偶尔到各地旅行,记录和分享质感满满的旅途照。

当然,在看起来都还不错的光鲜表象下,若安道出了两个比较尴尬的事实:一是年龄渐长,已经是大家眼里的“老姑娘”了;二是除了家人的催促,也有自身对美满家庭生活那份求而不得的遗憾。原先的不愿将就,如今都成了选择有限。她有时也会怀疑地问自己:当初的选择对吗?而身边亲友的低质量婚姻或短命婚姻,又令她心怀忐忑。

再讲讲招弟(化名)的故事吧。招弟肤白貌秀,高学历,接人待物文质彬彬,唯独对两性关系和原生家庭存有明显的非理性敌意。而这样的认知,源于她父母悲剧式的婚姻和家庭中显而易见的重男轻女做派。她的父亲,毫无责任担当,自傲蛮横;母亲一力承担家务并赚钱养家,甚至在生下招弟后又马不停蹄地怀上儿子。从小,招弟便是母亲负能量满满的替罪羔羊。她发奋图强,独立善良,但也表现出我不配得到爱的低价值感、对原生家庭的愤懑以及唾弃婚姻的负面情绪。

我接触到的很多女性来访者,都普遍存在对婚姻的抗拒和恐惧。她们中的大部分人,也并非不渴望良好的亲密关系,只是不敢、不信、不从,从而给自己筑起了高墙。

“坚不可摧”去拒婚,还是“心如死灰”去妥协?不,这只是问题的表象。因为不管是坚持本心地单着,还是妥协地嫁了,都是对自己的伤害。

单着,也并非是身心自如的象征,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禁锢”罢了。还没有准备好就出嫁,那些应接不暇的婚姻琐事很大可能也会令人疲于应对,于是验证了自身一直以来的假设:“你看,男人就是不靠谱;你看,婚姻就是不幸福的……”

实际上,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而是探其究竟,为什么不要?该怎么要?

以若安为例,是因为遭遇了爱情的背叛,也亲眼目睹过父母和身边婚姻中的争吵、冷漠、变故等,才产生对爱情的不信任,偏重择偶条件和利弊衡量,却忽略了爱情和婚姻本身更为重要的元素——感情和感受的联结,从而带来了踌躇。而招弟的单身,除了原生家庭中糟糕的父母婚姻,更多的是难以认同男女性别差异在婚姻家庭中的呈现,以及对孩子带来的难以消化的伤害。

她们的单身,既是个案,也是普遍现象。心理上的伤和结,才是女性选择单身的主因。而女性经济独立的实现,自我意识的发展,只是促成了单身的落地,让单身成为当下社会不容忽视的新现象。

婚姻,从本质上讲,是一场利益互惠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情感依托、情绪支持,并共同培育社会的接班人。这也是身为社会人的责任和义务。显然,有质量的婚姻,是成就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然。

婚姻虽然不易,但好的婚姻依然存在。女孩们身穿盔甲将婚姻挡在门外的同时,可能也将幸福拒在了门外。

我们既不要因外力而盲目进入婚姻,也不要因恐惧而一棍子打死所有可能值得的好。我见过被逼成婚的女孩,死活不愿跟对方有身体碰触,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死在了方式上。靠奇招百出的催逼利诱,或靠毒舌式的推动,更大可能只会引起当事人的逆反心理,带来空壳式的短命婚姻和低质量婚姻。只有心动、心安和信任,才能拥有幸福婚姻的内核。

这个内核的改变,不仅要靠个体的努力,去治愈心结,去勇敢地爱,去好好爱,更需要群体的努力。

如果将婚姻比作一支双人舞,不得不说,要共舞一段和谐美满、曲终人犹在的双人舞,不仅考验两人的性格能力、配合度、包容度、忠诚度等,还考验外围的音乐、灯光、布景、道具、观众等是否恰如其分。若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不再刻板,若婚姻中有爱、有关怀、有包容、有共同的责任,那女孩对婚姻的向往之心门,怎会打不开呢?

送给女孩们一句私房话:当你外表美好、内心强大时,你会拥有更好的爱。

 

摘自《大众健康》20223